伊朗议长指责美国在伊核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
溘然长往网
2025-04-05 13:23:58
因瓷而生、因瓷而兴,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,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。
【字幕】2021年12月3日 中老铁路通车【解说词】2021年12月3日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老挝国家主席通伦,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。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进程,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。
【同期】肯尼亚散粮运输公司部门经理 卡米卢斯·翁德戈现在,我早上打一个电话,货物从蒙巴萨发出,晚上就到这儿了,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。中方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。加强互联互通的决心转化为一项项务实举措。这一天,正是肯尼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,获得自治权的纪念日。非洲大陆正以全新的姿态,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网络中。
王娜娜母亲:你看爸爸都说能看见。毫无疑问,这些项目对埃塞俄比亚的转型、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有着重要贡献。而此时的中国,大型桥梁工程已经占据世界一半以上,手握先进的建造技术,具备了向建桥禁区发起挑战的实力。
共建一带一路倡议,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印章。十年间,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,支持联合研究项目超过1000项,在农业、新能源、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0多家联合实验室。与此同时,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贸易方式,相比全球投资贸易的大幅度萎缩,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贸易投资显示出强大韧性。【同期】习近平(2017年5月14日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致辞)我相信,只要我们相向而行,心连心,不后退,不停步,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、美美与共的那一天。
从2014年到2015年,由部委和专家组成的多支联合调研组,走访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,调研不同国家、不同地区对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需求,也寻找彼此发展的契合点。不驰于空想,不骛于虚声。
在首都马累的国家博物馆里,珍藏着大量来自中国的古老瓷器和钱币,这些珍贵的文物是中马两国千百年来历史交往的见证。【同期声】(外媒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)该计划将成为中国在这方面最大的一笔投资。访问中,习近平主席和时任马尔代夫总统亚明共同商议,建一座跨海大桥,把首都马累和机场所在地胡鲁马累岛连接起来。【字幕】2019年4月27日 北京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【解说词】几个月后,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。
【解说词】此时的中国,也在跋涉探索。《纽约时报》惊呼:‘一带一路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令人吃惊,远远超出了科幻作家的想象。【同期】马尔代夫当地居民以前去胡鲁马累得用一个小时,现在只花10分钟,非常方便。【解说词】这是一场关于发展的双向奔赴。
【同期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 刘卫东所以从哪个角度讲,这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,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去借鉴和搬用,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不是铺满鲜花的平坦大道,而是充满荆棘的这样一条路,需要去探索的。高频词里,映射着大国领袖的世界观。
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明显上升,脱钩断链的杂音不时响起。这次走亲戚式的访问中,习近平主席提出,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草原之路对接,并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:中蒙双方一共签署了26项合作文件,蒙方发展经济所关心的问题,都在这次访问中得到了妥善解决。
而梳理这三年出访的33次公开演讲文本,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高频词:平等相待、交流互鉴、务实合作、持续发展、共赢。古老草原之路上的国家,虽然矿产等资源丰富,却受困于地理条件,缺少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。而危机中,也总是孕育着新的机遇。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,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。【解说词】不断向前开拓,不断挑战自我,百年变局的惊涛骇浪中,命运与共的大船扬帆蓄力,一往无前。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。
【同期】习近平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,开辟共同发展新空间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必然是双赢的,不仅中国想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,其他国家也愿意加入。
【字幕】2017年5月15日 北京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【解说词】2017年初夏,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。张骞的凿空之旅,让地处亚洲东部的汉王朝,视野得以越过巍峨的崇山峻岭,看到西域,中亚,南亚,一直到罗马帝国。
【解说词】千里之外,马六甲海峡。从历史看现实,从中国看世界,人类命运共同体,是大国领袖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深邃思考,是对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。
它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。【解说词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底靠什么连接不同国家?中国和共建国家用行动回应世界,携手合作打开新的发展空间。而一带一路与共同发展,这两个彼此呼应的词汇,在所有演讲中,出现的频次并列第一。这次座谈会之后大家知道,一带一路建设开始走入一个新的阶段了。
近九千字的文件,饱含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诚意,系统勾勒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清晰轮廓。这一年,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还第一次扩展到了非洲。
【字幕】2021年11月19日 北京 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【解说词】2021年11月,疫情尚在全球肆虐,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。身处变局之中,一带一路建设开始从最初的大写意,进入到了聚焦重点、精雕细琢的工笔画阶段。
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会成功?会破产?还是只是一个口号?【解说词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,外界众说纷纭。翻开这部巨著现存最早的宋刻本之一,在第123卷《大宛列传》中,西汉史官司马迁记录了中国与世界最早的一次交流。
【推出片名:第一集 大道同行】【字幕】2013年9月7日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【解说词】2013年9月的这一天。【同期】蒙古国总统 乌赫那·呼日勒苏赫这不仅有力促进了我们的双边合作关系,还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发展,巩固了各国间的合作关系,为实现我们提出的远大目标,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。高标准、可持续、惠民生,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。【同期】习近平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,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。
这条交通大动脉,全线通行时间从过去的两周左右缩短到7个小时。对历史最好的继承,就是创造新的历史。
共建一带一路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、发达的欧洲经济圈、中间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联系起来,进一步拉紧同非洲、拉美大陆的经济合作网络,推动形成一个欧亚大陆与太平洋、印度洋和大西洋完全连接、陆海一体的全球发展新格局。而关于绿色发展的成果从第一届的4项增长到了12项,涉及生态环保、绿色金融、可再生资源等。
在共商、共建、共享原则指导下,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民心相通成为各国合作的重点。要适应全球发展更加强劲、绿色、健康的新要求,稳妥开展健康、绿色、数字、创新等新领域合作,培育合作新增长点。